骨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的、漸進性的、退變性的關節病,它可以累及一個關節或者多個關節,以手部、頸椎、下肢負重關節,比如膝關節最常受累的部位。它的發展是一個非常緩慢的,主要的表現就是關節的疼痛,壓疼、僵硬、關節腫脹,可以伴有繼發的滑膜炎以及關節活動受限,晚期會出現關節的畸形,比如說O型腿、出現了X型腿,最終導致病人的關節功能下降。
對于膝關節的骨關節炎,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它好發于中老年婦女,體重比較肥胖,病人緩慢起病,出現了關節周圍的疼痛,這些疼痛通常跟活動有關系,比如上下樓,比如活動過量了或者提重物了,可以出現疼痛的加重,同時存在關節的摩擦感,病人上下樓的時候,關節出現了嘎拉拉的響聲。
另外一個可以出現關節的僵硬,尤其是晨僵,但是骨關節炎的晨僵跟別的關節還是有區別的,通常它不會超過半小時,可以自行緩解。如果這個晨僵感會超過一小時,那我們會考慮一些炎癥性的關節病,比如類風濕關節炎,通常骨性關節炎它的疼痛癥狀會比較緩慢,但是它會有急性發作階段,疼痛會明顯的加重,而且會有明顯的腫脹,出現關節積液,這時候我們可以說伴發有滑膜炎。
到疾病的晚期,它的表現就是關節的肥大、脫位、半脫位,出現了內外翻的畸形,應該來說O型腿最常見,我們臨床上在門診可以看見,好多老年婦女走路的時候羅圈腿非常嚴重。這時候病人會出現關節的畸形、活動受限、功能下降,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。